${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朝阳频道>>财经
从“无名小路”到“产业地标”——破解朝阳乡村道路名字背后的“振兴密码”

2025-08-03 11:08:13    来源:东北新闻网 分享到:

夏日的辽西大地,绿意盎然。走在辽宁朝阳的乡村大地上,一条条有着独特名字的道路,不仅是村民出行的通道,更是承载着乡村产业梦想、通向致富之路的“名片”。

图片

自“乡村著名行动”开展以来,朝阳市以600余条特色道路命名为切口,将地名文化与产业特色深度融合,让一条条路成为“有故事的经济带”“有温度的产业桥”。从“种得好”到“卖得火”,从“养在深闺”到“名扬四方”,朝阳正用“小路名”书写“大产业”的振兴故事。

“点花成金” 百合变“富民花”

走进凌源市宋杖子镇侯杖子村,标准化温室大棚依次排开,棚内百合含苞待放,花香袭人。

“以前这儿就叫‘村东头’,外地收购商来了都找不到哪儿是哪儿。”村民王大姐一边侍弄花苗一边笑着对记者说,“现在路名改成‘百合街’,咱的百合也跟着有了‘身份证’!”侯杖子村的蜕变,始于“百合街”的命名。作为凌源百合的核心种植区,这里依托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形成了30亩连片种植基地。凌源百合不仅通过国家地理标识认证,还被央视评为“十大魅力农产品”“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路名就是最好的广告牌!”王大姐介绍,自从“百合街”挂牌,越来越多的采购商“按图索骥”——北京、天津的花卉批发商直接把货车开到地头,百合收购价较以前涨了不少,现在村里多数农户都种百合,收入也提高了。

一条路,激活了一个产业;一个名,带富了一方百姓。“百合街”的故事,正是朝阳“以名促产”的生动注脚。

“引鹄来栖” 天鹅变“流量密码”

如果说“百合街”是农业产业的“金字招牌”,那么北票市南八家子乡的红村天鹅湾,则是生态旅游的流量引擎。

红村天鹅湾是国家3A级景区,占地155亩。其独特之处在于,湿地上游有一湾常年不封冻的天然地貌。自2016年起,这里便成为天鹅的越冬栖息地。天鹅或在冰水里游弋,或在雾凇间起舞,吸引着大批游客慕名而来。“过去家里收入全靠种地,实在不够就得出门打工,如今借‘天鹅经济’的东风,守着家门口不用外出奔波,照样能赚不少钱!”村民李大哥说。

“地名是生态的‘活名片’。”据南八家子乡干部介绍,为保护这一“中国最北端最大越冬天鹅栖息地”,当地不仅将核心区域命名为天鹅湾,还围绕“天鹅”打造了多处主题路牌:“我在红村天鹅湾等你”“越冬天鹅栖息地”“我和天鹅湾有个约会”……这些充满诗意的标识,成了游客的打卡指南。

“串珠成链” 乡村变“富民幸福圈”

在双塔区长宝营子乡,几条以特色产业命名的道路,正将分散的景点串成一条农文旅项链。

图片

依托骆驼山子风景区特色景物梨花的天然优势,村里将途经景区的主路命名为“梨花街”。每年举办梨花节时,赏花、摄影、看民俗表演的游客众多,不少村民摆个小摊卖土鸡蛋、山野菜,一天下来能赚不少钱。

不远处的“硕果街”,则因盛产安国梨得名。“‘硕果’寓意丰收,也盼着村民日子越过越甜。”老刘指着路边的果园说,以前安国梨只能卖给批发商,现在路名火了,游客直接到果园采摘,一斤能多卖不少钱!

在嘎岔村,“将军街”和“红色街”串联起红色产业,也为乡村发展注入红色动力。“将军街”因途经乌兰故居遗址得名,“红色街”聚焦红色村庄建设,两条路不仅是地理标识,更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载体。当地依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红色文化成为致富增收的引擎。

图片

从“无名小路”到“产业地标”,从“地理坐标”到“文化名片”,朝阳市“乡村著名行动”用一个个特色路名,串起了农业升级、生态旅游、农文旅融合的多元产业,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正如当地一位基层干部所说:“路名不仅是‘符号’,更是‘引擎’——它让产业有了‘记忆点’,让乡愁有了‘落脚处’,更让振兴有了‘新路径’。”

(朝阳发布)

责任编辑:马驰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