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朝阳频道>>县区发展
红土地里长出“金粒子”

2025-08-30 14:35:33    来源:东北新闻网 分享到:

 雨后的朝阳县,秋高气爽。俯瞰胜利镇大噶海图村后山上的一处谷子种植基地,广阔平坦、澄黄如金,正在田里忙碌的人们如撒落在金色底图上的五彩斑点,颇有生趣。正是这里的红土地,不仅延续了大嘎海图“贡米”的历史佳话,也为当今的人们奉上了“秋天里的第一碗小米粥。”

一大早,姜宏军便被一个个订购电话催醒,记录订单、安排发货,一天的忙碌就此开始。姜宏军是朝阳县胜利镇大噶海图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也是朝阳县大噶海图股份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这位朴实憨厚的汉子,通过土地流转,在当地建立了2000亩的谷子种植基地,在长达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将大嘎海图小米打造成远近闻名的品牌,同时也带富了相亲们。

大噶海图是蒙古语,含义是“有野猪的地方”,据传清代康熙皇帝曾在此围场狩猎。大噶海图的小米品牌由来已久。由于当地耕地多是红黏土的丘陵地,不仅适合谷子作物生长,而且出产的小米口感极佳,其富含的铁元素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早在清道光年间,大噶海图村出了一名正三品候补二品官员丛占鳌,官拜道台,管辖今河南省。他在进京面圣时,把家乡的小米作为贡品敬献给皇上,皇上食用后龙颜大悦,自此称为“贡米”。

不能让这个响亮的品牌蒙尘,是姜宏军种植小米的初衷。2016年,姜宏军开始大面积种植谷子,为确保谷子高产,他一次性购买了30多样谷种进行试验,为打造绿色小米品牌,姜宏军坚持施绿肥、不打农药,从耕到收的的每个环节都用人工进行,每天像呵护孩子一样培育。经过实践,他发现一种叫“黄金苗”的种子既能高产又能磨出上好的小米,于是择其优者而取之,并带动当地村民大面积种植。2017年,他牵头成立了朝阳县大嘎图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吸收当地200多户农户入股,谷子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合作社购置包装和加工设备,对磨出的小米进行包装销售,由于小米纯绿色、无添加、口味好,一时间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小米畅销全国各地。

合作社在不断壮大的同时,也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入股的农户每年既可以拿到每亩平均300元的土地流转金,又可以到合作社务工赚“工资”,一年下来仅务工费每户平均就能赚到3万元。

尽管当地小米产业做得风生水起,但不甘现状的姜宏军还在突破自我。他发现,每年9月正是小米畅销季,但当年出产的新小米10月初才上世,这样许多消费者只能吃上一年出产的陈小米。为满足消费者需求,不断提升大嘎图小米的食用体验,姜宏军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当地小米种植时间提前,这样可以让消费者在8月中旬就能吃上“秋天的第一碗小米粥”。2021年,大嘎图小米提前1个多月上市,实现了全年都能为消费者提供最新鲜小米的目标。

如今,大嘎图小米名扬省内外,姜宏军用超乎寻常的闯劲儿和干劲儿,带领当地村民把红土地里种出来的谷子变成“金粒子”,蹚出了一条前景光明的致富路。

(文:李海龙 图:仇一军)

 

责任编辑:马驰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