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朝阳频道>>要闻
智汇朝阳 共促振兴——第二届“人才·科技·创业周”持续谱写人才工作新篇

2025-07-28 12:14:22    来源:东北新闻网 分享到:

群英荟萃再聚首,奋楫振兴共扬帆。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在生机勃发的朝阳大地上,7月15日,朝阳市强化人才引领、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赋能产业振兴大会暨第二届“人才•科技•创业周”盛大启幕,这是一场吸引各界英才成为朝阳振兴发展的“重要合伙人”的智慧与创新盛宴,持续奏响了“让人才受尊重、让人才得实惠、让人才有发展”的时代强音。

再谋划——引才增力、借智登高

2024年,朝阳市成功举办了新时代朝阳人才振兴大会暨首届 “人才·科技·创业周”,成功探索出了符合朝阳实际的招才引智新路径,有力推动全市人才工作取得新突破。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从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战略考量上谋篇布局,全面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赋能产业振兴,把深入谋划第二届“人才科创周”,作为引才借智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持续擦亮人才工作品牌。副省长、市委书记单义高度重视,先后主持召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市委常委会会议,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协同发力,办好“人才科创周”提出明确要求。

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与统筹谋划下,各部门相互搭台、通力合作,这场隆重热烈、务实节俭、高质高效的“人才科创周”活动,实现了成功举办、圆满收官,展现了“近悦远来”的新气象。对此,大连理工大学贾振元校长直言,“朝阳的‘人才科创周’,越办越好了!”

——规模层次更高。“人才科创周”这场盛会,成为朝阳吸智引才的强磁场。启动仪式上,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贾振元,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冯夏庭出席,市委副书记、市长老颜武讲话,辽宁大学党委书记潘一山,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王玉辉先后致辞。启动仪式共有4名院士、42家高校院所领导、150余名专家教授、100余名博士,省直部门、兄弟市领导以及高校学生代表等参加,展现了群贤毕至、共享盛会的生动场景。

——活动影响更大。从去年首届“人才科创周”吸引150余位专家赴会,到今年350多位学者、官员、企业代表齐聚朝阳,参加人员数量实现倍增。参加高校数量增长200%,范围由省内扩展到全国。各级新闻媒体和与会嘉宾走进朝阳,直观感受朝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京沈“1.5小时高铁经济圈”的区位交通优势、科教人才发展的实战场景、日益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人民网、辽宁日报、辽宁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全程关注、深入报道。

——合作成果更多。开幕当天,朝阳市与东北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北京科技大学、江苏大学等18家高校签约共建人才工作站。由辽宁大学联合沈阳大学、朝阳师范学院100余名博士组成的“心向朝阳”订单式博士服务团正式成立。活动期间,参会高校院所嘉宾走进7个省级开发区、14个重点产业集群、30余家企业,高校院所发布科技成果146项,企业发布科技需求128项,新促成18所高校院所与19家企业签订项目合作协议23份。

“朝阳举全市之力举办这次盛会,搭建起人才、项目、技术、产业等要素融通的桥梁,必将促进更多高端智力资源向朝阳汇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王玉辉在致辞中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希望朝阳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生态,赋能产业振兴提质增效,打造更多人才工作全省样板。

再聚焦——产业赋能、科教成势

朝阳要振兴,科教人才是关键、企业产业是重点。本届“人才科创周”,密集开展“1+10”系列活动,以1场启动仪式、10个分项活动,聚焦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三链”融合搭建平台,全力推动人才科技资源向重点产业、骨干企业集聚,加速把科教人才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产业优势。

深化校地企合作,精心组织“高校专家走进重点产业集群活动”。贾振元、潘一山等60余名专家学者,走进朝阳市加华电子、金达钛业、航天长峰等重点企业开展深度座谈,围绕智能制造、新材料研发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商讨通过联合科研攻关、科技成果共享、人才双向培养等模式,强化校企合作、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建设与行业发展。

“这次‘人才科创周’,是一场交流的盛会,更是一场产学研的对话与碰撞。”沈阳大学科技处处长刘晓有感而发。在高校科研负责同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上,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等30余所省内外高校院所的科研负责人,与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重点企业负责人等50余人开展三方洽谈、交流经验、深入互动;在同步召开的高校招生就业负责同志推动大学毕业生来朝就业创业座谈会上,来自省内外30余所高校的招生就业负责人,与我市相关负责人、重点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谋划合作,现场发布岗位需求1140个。会后,高校院所科研和招生就业负责人深入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展调研,探讨如何把学校的科研、人才和平台优势转化为朝阳发展动能,更好为朝阳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博士服务团进企业双向赋能助力发展”活动是本届“人才科创周”一大亮点,采取“企业点单、学校派单、博士服务团接单”模式,分批走进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冶金等重点产业集群15家重点企业,与企业负责人深入洽谈、详细了解企业需求,帮助解决技术难题,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朝阳落地转化。辽宁大学副教授马技在活动中对接朝阳重型机械,他表示,深入了解企业在工艺流程方面的痛点,决心在智能化改造、科技转型方面助力企业发展,真正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在“大学院所进园区进企业”校企对接会的现场,来自7所高校院所的专家与全市70余家科技型企业代表,立足各自优势,共商振兴发展。中国科学院金属所等高校院所专家就超高温稀土耐热材料等科技项目作详细介绍,企业代表与专家积极互动,为深入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要引进域外人才,更要用好本土人才,这是设计并开展“在朝高校院所赋能产业发展洽谈对接会”的初衷。朝阳师范学院、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辽宁省微生物研究院等3家在朝高校院所分别与辽宁博艾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签订项目合作协议,30名专家与28名企业代表深入洽谈对接,共发布科技成果60项、企业技术需求28项。八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启迪表示,家门口的科研资源,比千里之外的合作更具“反应速度”,让更多“朝阳研发”变成“朝阳制造”。借力这次“人才科创周”,朝阳师范学院与高校院所扩围合作,与沈阳体育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强化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必将迎来加速转型发展的新机遇。

图片

“人才科创周”期间,“万名学子看朝阳”活动同步进行。来自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的近千名学子,深入开发区24家重点企业生产一线开展研学实践。年初以来,已有近5000名学子来到朝阳,根据专业特长定制研学路线、匹配实习岗位,采取“5+2”等实习实践模式,深入了解朝阳产业发展情况,967人与朝阳用人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

业以才兴,功以才成。朝阳以“人才科创周”为平台,全面推进十名院士、百所高校、千名专家、万名学子精准对接产业集群,人才集聚优势加速形成,为振兴发展提供了强劲的人才支撑和科技动力。

再发力——政策优化、保障升级

人才,真正看重的是环境、在乎的是舞台、关心的是发展。朝阳,正以开放的姿态,厚植沃土、广纳贤才。

——出台人才政策新举措。本次“人才科创周”期间,朝阳市关于人才工作的“22条举措”成为热议焦点,这是市委着眼于建设高水平人才集聚先行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赋能产业振兴出台的具体措施。特别是,设立产业投资引导基金,首期投放规模5个亿,帮助解决人才项目对接资金难题,打通了校企融合、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在资金支持、平台建设、人才引育、科技驱动等方面进行政策升级,形成“1+1>2”的叠加效应。

——持续加大政策激励力度。企业、人才盼什么,人才政策就及时回应什么。在原有人才普惠性政策基础上,“对毕业于“双一流”高校来朝就业和入职重点产业集群头部企业、雏鹰瞪羚等企业的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上浮10%”。“对符合条件的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市级科技创新中心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给予资金奖励”,积极鼓励支持市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创新,提升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建设高效便捷数字服务平台,推动人才政策“直达快享”,健全完善领导走访联系返乡人才机制,优化升级“人才补贴发放一件事”流程;为高层次人才就医就诊、景区游览、住房交通、子女入学等提供优质保障。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一系列务实举措,为各类人才搭建起成长进步的广阔舞台。东北财经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汪大为表示,“没想到朝阳发展势头这么好,没想到朝阳有这么多好企业和就业平台,我们今后一定引导更多的毕业生走进朝阳、了解朝阳、建设朝阳。”

“人才科创周”期间,118家企业齐聚夏季人才专场招聘会,提供了涵盖金融保险、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工程师、文员、基础操作工等2135个就业岗位,有2000余名高校毕业生走进招聘现场,线上同步直播,实时浏览量1.5万人次,148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无人机技术技能大赛,70名选手同台竞技,有效提升了技能人才专业能力和竞争力。

朝阳师范学院韩佳宏是“心向朝阳”博士服务团成员,他表示:“作为土生土长的朝阳人,又在本地高校从事矿物研究,对家乡矿产资源高效利用责无旁贷,要把科研优势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帮助解决尾矿处理难题,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朝阳市委、市政府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协同发力提供了生动的实践平台。”辽宁大学党委书记潘一山有感而发,并向与会高校和科研院所发出倡议,组建服务朝阳市高质量发展联盟,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努力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教优势转化成为服务朝阳发展的胜势,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战决胜。

“近年来,朝阳全面优化人才成长发展环境,致力于为各大院校、各类英才提供最大诚意、最优服务、最好资源,就是要让各方英才潜心研究、专心工作、舒心生活、放心发展。”朝阳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如今,向“新”而行的朝阳,更加迫切需要各类英才的加盟,热切期待与各类英才共享机遇、共筑愿景、共赢未来,共同书写城市与人才相互衬托、科教与发展相得益彰、高校与企业相互成就的美好新篇。

朝阳花开,欢迎你来!

(朝阳发布)

责任编辑:马驰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